有關Covid 19的病徵及治療
有關Covid 19的病徵及治療
取材自Dr. Cathy Lo and Dr. Cheryl Chan設立的
Dr C&C - 90後女醫生教室(會眾可自行登入其Facebook專頁瀏覽)
1. 中左COVID之後有咩病徵
一般開頭都係喉嚨痛,然後開始發燒,有鼻水,頭痛,咳 ,肌肉痛,四肢乏力,有d病人都會有腸胃不適,作嘔作悶,肚瀉,無胃口;而失去味覺/嗅
2. 而家仲洗唔洗拎PCR樽仔做多次檢測?
不需要,進行快速檢測呈陽性後,就
就可以填寫電子表格登記 (安排尚待政府公佈 )
快速檢測要選Sensitivity 同Specificity 都過95%既先準,同埋要做得岩先準確,最好揀有驗證同埋正貨。
3. 輕症可以點樣在家處理?
首先,保持冷靜(人一亂就咩都做唔到),每4-6小時探熱,食藥減輕症狀(下面d-h有講有咩藥幫到手),多飲暖水,多休息 ,大部份輕症於適當治療和休息後都能痊癒, 另外都要小心家居感染控制措拖,預防交X感染
4. 有咩徵狀需要去急症室?
如果出現氣促,呼吸急促甚至無法說話(成年人一分鐘呼吸正常為12-16下),出現氣喘,呼吸時發出高音的嘯叫聲(Wheezing)或喘鳴聲(stridor);心口痛,持續嘔吐,缺水症狀,神智不清,面色青白或嘴唇發紫等等都要立即送院!
血氧計需要嗎?如果有當然可以買一個在家中備用,血氧含量低於95%為不正常(如果無長期肺病/心臟問題)。但如果無都唔緊要,可以透過上述既徵狀去分辨,如果唔肯定,請即求醫 。
如果只係發高燒等輕微徵狀,建議自己在家參考上一個post 既建議藥物自行處理。原因有兩個,第一係現時急症室等候時間好長,去到既時候見你只有發燒無其他緊急情狀都係會要你耐心等候。如果有好多比你危急既病人同一時間用緊急症室服務,次緊急同非緊急分分鐘要排幾個鐘,咁不如在家自救仲好啦!第二,依家急症室人滿為患,去到有啲病人都要訓地下,建議在家休息係對病情最好。
5. 喉嚨劇痛應該如何處理
-喉嚨痛可以食喉糖,必理痛,NSAIDS(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)
-如果持續劇痛,要排除是拼發扁桃腺發炎,扁桃腺位於喉嚨後方,如果含膿發炎會發大甚至出現白色膿點,有時自己張開口照鏡都睇到,出現扁桃腺發炎就有機會需要食抗生素去治療,有懷疑最好睇醫生!
6. 邊隻喉糖最有效?
有d 喉糖有消炎成份Benzydamine,如Difflam (適用如6歲以些上)
某些Strepsil 喉糖含有麻醉成份Hexylresorcinol和Lignocaine,可麻醉喉部,紓緩痛楚。
7. 點解我食完藥4個鐘又燒返?點算好?
發燒是係身體表癥,真正原因係身體既免疫系統同病毒打梗場仗;而一般退燒藥藥效係4-6小時,所以退左燒又發返燒係正常(未打完仗!)
可以round the clock (姐係每4-6小時食一次500mg panadol, 成人每日唔可以食多過8粒(4000mg) ,如果唔係會有機會有副作用 e.g. 影響肝功能。
8. 除左食藥,有無咩維他命補充可以增強免疫力令我快D好
維他命B,C可以增強免疫力
維他命D,E同Omega3 都有抗炎抗氧化既作用
9. 如果胃拉筋同腸抽筋症狀應如何處理
病毒有可能不只影響呼吸道,還會感染腸胃,令到病人會有屙嘔肚痛,和腸胃不適。常見腸胃藥有: 止胃部和腸道抽筋hyocine(buscopan),止肚瀉Atropine和Diphenoxylate (如Lomotil , Dhamotil)等等。有時患病的時候,胃口比較差,胃部容易不適,較易會受到胃酸刺激,一些抗胃酸的藥物,胃酸中和劑,胃部抗組織胺例如Famotidine。又或者再進一步的質子泵抑制藥PPI,例如esomeprazole和pantoprazole,都可以舒緩症狀 。
RAT (快速測試)
1. RAT 原理
快速測試是直接驗樣本中,在新冠病毒外表的蛋白抗原(Antigen),有沒有出現。抗原是指病原體 (例如病毒、細菌等) 外部的分子或分子結構,在人體中能夠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。一些常見的抗原包括:醣類、脂肪或更大的分子 (如蛋白質等)。抗原存在於新冠病毒 (SARS-CoV-2) 表面或病毒中,通常於感染早期 (2至3天) 就可以在上呼吸道中被檢測出來,可以作為檢測新冠病毒的指標。
2. PCR 原理
核酸測試的優點,在於準確率極高,有說接近100%,樣本中只有小量病毒,即小量病毒遺傳物質也可驗出。它的缺點是耗時,至少幾小時才有結果,計埋樣本收集、運輸、檢測和報告之間,正常可能幾天才知結果。
3. RAT準確度
RAT本身只係一個Screening test ( 篩選測試)所以唔係咪100%準確,尤其係病發初期,大部分都驗唔到。到第四第五日就一般好驗到。驗唔到有好多原因,可以因為採集樣本方法唔岩,驗測包質量參差或其他原因。
4. 幾多日到會RAT轉陰性
一般發病起計第三到第六日病毒量會去到最高,之後會下降,到第十日消失。所以第七日起有機會轉陰性,可以每日做RAT
5. 確診後何時可以再做RAT
建議第七日起做
有關疫苗問題
1. 5-11 歲建議打咩疫苖
兩隻疫苗暫時數據都顯示為安全同有效地預防covid 19重症及死亡
2. G6PD打唔打得疫苗
無問題,G6PD患者打疫苗係無問題
3. 中左招之後幾時可以打第三針
暫時衞生處建議係確診180 日之後
4. Close contact 但未中招可不可以接種第一針
可以
5. 大左肚有BB可唔可以接種疫苗/第三針
可以 ,最好大肚之前接種,以免懷孕期間(抵抗力較弱)時中招引發嚴重拼發症
6. 洗唔洗第幾週先打三針
唔需要,因為暫時有既研究無顯示疫苗增加流產機會,反而中左covid-19會 增加早產/流產機會
7. 懷孕建議接種邊一種疫苗
兩隻都可以,不過有暫時mRNA 即復必泰有較多數據支持佢既有效性同安全性,所以香港婦產科學院都係建議首選復必泰
8. 打左兩針之後經期亂,可唔可以接種第三針
暫時搵得兩份paper 話見到打完疫苗後有多左人有經期亂既情況,但當中既因果關係未有研究直接話有關,要睇多啲數據先。不過經期亂其實都有好多成因同埋都係一個好常見既問題,最常見係荷爾蒙失調,如果徵狀持續可以因
9. 餵緊人奶可唔可以打疫苗
可以,亦都建議打,因為BB可以係人奶吸收到媽媽既抗體,從而希望得到對抗病毒既保護力
其他問題
1. 病癒後如何清潔房間
使用 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(即把 1 份含 5.25% 次氯酸鈉的家用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)抹拭, 待 15 至 30 分鐘後,再用清水沖洗及抹乾。 • 按生產商的指引消毒電子產品,如沒有生產商的指 引,可考慮使用含至少 70%酒精成分的抹布抹拭。 • 蒸汽清洗 是 清 潔 地 氈 和 陳 設 品 的 另 一 有 效 選 擇 , 窗簾則可使用洗滌或蒸汽清洗的方法。
2. 藥物可以去邊買
可以去藥房,上一個post 所講既藥全部都係非醫生處方藥物,即係唔需要醫生處方直接問藥劑師就可以買到。如果買唔到可以試下book 指定發燒診所,入面有醫生專門睇covid 病人,千其唔好去急症室如果只係輕微病徵!
如果大家喜歡我們既Q&A, 歡迎follow 我地個Page,讚好同留言Tag 3個朋友仔,令更多人知道如何自救同埋希望減輕前線同事既壓力,話比我地知你有咩其他問題想知啦,有tag既朋友仔問既問題會優先解答!希望呢啲資訊幫到大家手冷靜面對 omicron,有咩feedback 歡迎DM我哋 ~
最後都想鼓勵大家,呢場的確係一場持久戰,而且才剛剛開始,大家要保持樂觀積極既心,係有限資源下,我地香港人一定可以再一次憑藉獅子山
精神,互相幫助大家,關關難過關關過的!
Reference
Torjesen I. Covid-19: Peak of viral shedding is later with omicron variant, Japanese data suggest. BMJ. 2022;376:o89.
https://www.hkcog.org.hk/.../20220221/20220221092336_7723.pdf
https://www.chp.gov.hk/.../nid_guideline_hotel_serving...
Walter EB, Talaat KR, Sabharwal C, Gurtman A, Lockhart S, Paulsen GC, et al. Evaluation of the BNT162b2 Covid-19 Vaccine in Children 5 to 11 Years of Age.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. 2021;386(1):35-46.
Han B, Song Y, Li C, Yang W, Ma Q, Jiang Z, et al. Safety, tolerability, and immunogenicity of an inactivated SARS-CoV-2 vaccine (CoronaVac) in health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: a double-blind, randomised, controlled, phase 1/2 clinical trial.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. 2021;21(12):1645-53.
https://www.hkcog.org.hk/.../2022.../20220221091454_7501.pdf
https://www.cdc.gov/coronavirus/2019-ncov/index.html
Torjesen I. Covid-19: Peak of viral shedding is later with omicron variant, Japanese data suggest. BMJ. 2022;376:o89.
https://www.coronavirus.gov.hkI. Covid-19: Peak of viral shedding is later with omicron variant, Japanese data suggest. BMJ. 2022;376:o89.